新聞動態(tài)
首頁 >> 新聞動態(tài)
蝸輪蝸桿在數(shù)控車床上是如何加工的
在蝸輪的傳動中,蝸輪蝸桿是主要的動件,現(xiàn)階段的礦山機械和工程機械中蝸輪蝸桿的應用非常廣泛。數(shù)控車床應用到實際生產(chǎn)中后,蝸輪蝸桿的生產(chǎn)效率不僅得到了提高,而且加工的精度也得到了保障。在數(shù)控車床上加工蝸輪蝸桿存在一定的難度,需要對加工的深度以及切削刀的程度進行準確的掌握,避免在加工過程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扎刀現(xiàn)象。
在對蝸輪蝸桿加工進行編程的過程中,不需要設置退尾量。蝸輪蝸桿的右側是起刀點的位置,在加工蝸輪輪蝸桿過程中,編程的起點一般設置在工件右端面。工件材料一般選擇為45鋼;刀具材料一般選擇為高速鋼或硬質合金;設置蝸輪輪蝸桿的全齒為6.6mm,利用G92命令實現(xiàn)左右切削法,以應對背吃刀量較大的情況,從而使加工的可靠性得到保證。
在裝夾工件的過程中,一般優(yōu)先選擇一夾一頂或者雙頂夾尖的方式進行裝夾;對于齒根圓直徑的誤差需要控制在0.2mm以內,而Z軸換刀的誤差需要控制在左右趕刀量內,具體為0.1mm,必須滿足工件的公差要求。
在設計工藝時,主程序需要從起刀點位置進行,另外加工蝸輪蝸桿的過程中還需要其他子程序的調用,整個過程的完整性才能得到保證。一般在粗車完成之后再進行精車,車床轉速選為10RPM,加工過程中需要對軸向齒厚精度和齒側表面粗糙度進行確定。左右切削法粗車完成之后,可以在兩邊齒側距離刀刃之間看到趕刀刃的間隙。
精車起刀點的確定,可以根據(jù)對刀的誤差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,避免空走刀現(xiàn)象的出現(xiàn)。在精加工主程序定位之后,嚴格按照相關圖樣的要求,對蝸輪輪蝸桿的左側面進行加工。如果主程序需要進行二次定位,要保證蝸輪蝸桿齒厚度和右側面粗糙度的要求。另外,添加切削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切削加工效率,改善齒面加工質量。